我市在全省自然资源法治业务培训会议上作典型发言

发布日期: 2025-11-01 18:34
访问次数:
信息来源: 威海市海洋发展局

近日,全省自然资源法治业务培训会在济南召开,会议围绕地方立法、宣传普法、行政纠纷化解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,并对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。会上,市海洋发展局代表威海市作典型发言,重点介绍了我市在法治海洋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创新实践和经验做法。

近年来,威海市海洋发展局高度重视法治海洋建设,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,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海洋资源保护、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的全过程,取得较为显著成效。

一是强化顶层设计,完善法治海洋制度体系。先后出台《威海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》等3部地方性法规,制定《威海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(2023-2028年)》等5件涉海政策性文件,形成了覆盖海洋开发与利用、生态海岛建设、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等重点领域法治基本框架,为依法治海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。

二是严格规范执法,提升海洋综合管理效能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创新岸段负责工作机制,推进海洋渔业执法力量下沉。聚焦非法占用海域等问题,开展和美海岛等专项执法行动,严厉打击各类涉海违法违规行为。2023年以来,全市查办违法用海案件19起,开展岸线巡查、海上巡查等1660余次,有效维护了海洋开发利用秩序。

三是优化政务服务,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。以“涉渔一件事”集成改革为切入点,加强材料整合、流程重塑和政策解读,实现“一表申请、一套材料、一次办结”。加强用海要素保障,做好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(威海)等重点项目用海用岛供给。健全涉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依法妥善处理涉海纠纷,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。

四是深化普法宣传,培育全域法治海洋意识。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结合“世界海洋日”等重要活动,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海洋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,近年来,累计发布涉海普法类信息3000多条,开展相关培训200多场次,张贴明白纸、发放材料5万余份,积极营造关心海洋、保护海洋、依法治海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五是坚持依法治理,提升海洋生态修复水平。加强围填海项目和自然岸线动态监测和执法巡查,推动受损海洋岸线及生态资源恢复,累计开展各类海洋生态修复项目53个,修复受损岸线超过120公里、修复滨海湿地超过1200公顷,我市好运角生态减灾案例入选第二批《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》。